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79章 回家种地

【为什么中国人呢一旦失意,就想着回家种地,这田野中,到底有什么东西从古至今吸引着中国人?】

(这个得问陶渊明,都“草盛豆苗稀”了,还坚持“带月荷锄归”。

陶渊明:我就不信我种不出来豆儿。

他种个鬼田,草长得比豆苗都好。)

陶渊明在田间劳作,看着后世对自己的调侃,倒是满眼笑意。

对于陶渊明,五柳先生的这首饮酒,也是知之甚详的,不过后世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是刁钻。

五柳先生表达的本意你们是半分不看,只关注先生不会种地上面了。

(中国人不光是失意才想回家种地,中国人梦想的最高境界就是等以后有钱了,回老家种种地,养些鸡鸭鹅。

也就是说有钱了才敢去种地,换句话说种田不会有钱。

没钱的时候种地是最后的退路,有钱的时候种地是最大享受。)

雍正想起早些年自己在院子里种田的场景,虽然自己有时亲力亲为,去体验种田的过程,可是和百姓比起来,其中的辛苦是万万不及的。

有钱有势种田只是情趣,无钱无粮,能有地租给自己种就已经让自己感恩戴德了。

其他帝王也是如此,农耕的重要性了解,可是自己即使是去种田也几乎是做个样子,大多还是为了政治意义。

男儿更多的还是建功立业,封妻荫子,世俗如此。

年轻的学子们倒是无法体会这种心情,,只盼着能科举考中,封侯拜相,一展才华。

年轻气盛的人又岂能甘愿埋没才华,倘若真的有那么一天自己先要隐居田野,也是自己老年之后,朝廷不再需要自己之时。

(年纪到了,血脉觉醒了,已经开始隐居。)

(说真的,回乡下隐居是真的好,回乡下比城市加倍快乐,做饭一边烧锅一边摘菜,菜很新鲜,不打农药。

自由自在,没有任何竞争,这才叫生活。)

(自由,有好看的风景,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没有要特意去维持的交际,种瓜得瓜种豆得豆,岂不快哉?)

(我也这样,喜欢田园生活。)

孟浩然、王维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田园诗人,看到后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也是认同居于田园确实让人身心融于自然。

可是多少还是有些意难平啊,心中还是有些渴望去报效朝廷的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